第391章 彼时彼刻,恰如此时此刻-《当主持人开了外挂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唐赫鸣道:“那等下午太阳不那么晒的时候,您带着我们去您的玉米地参观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“中。”程华安笑着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任铭道:“那老爷子,咱们现在就聊聊天吧。”

    屋里太热,大家就各自拿着塑料小凳,找了个阴凉通风的地方,围坐在一起继续聊天。

    “老爷子,您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育种这项工作,并且一坚持就是一辈子的呢?”余红开始唠家常式聊天。

    其他几位也对这个问题很好奇。

    面对着大家好奇的眼神,程华安坐在小凳上,说起从前,“1963年七月份的时候,我毕业来到农科所参加工作。”

    “一次,我去刑家庄调研当地玉米生长情况,当地的村民一知道我是搞农业的大学生,全都围上来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大娘拉着我的手,含着泪说,你是大学生,我求求你了,你不能想个法,让每亩地玉米多打几十斤?能叫窝窝头管吃饱,娃娃们也不会挨饿受罪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农村长大的,那次调研,我一辈子都忘不了。从那次以后,我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让农民都吃饱饭。”

    他的讲述,让周围人都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发生在五六十年前的事,他甚至连月份都记得清清楚楚,可见这事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,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,永生难忘。

    一句话,一辈子,从刚大学毕业的青葱年华,到耄耋之年的八十六岁高龄,他用自己的一生,饯行了当初的誓言。

    任铭打破沉默,问道:“老爷子,今天,您的愿望可以说已经实现了,而且您的年龄也不小了,您就没想过,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一下吗?”

    程华安笑道:“我们搞科研的,只要还能动,工作就没有尽头。而且现在人们虽然都能吃饱了,但是吃饱只是最基本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现在的新目标,就是让大家吃的健康,吃的安全。”

    看着老爷子的笑,听着他朴素的愿望,任铭的脑海里,突然又浮现出另一位老人的脸。

    顾振华院士,一年多以前,自己采访过的那位战士。在临终前,他选择燃尽自己最后一丝光,继续为夏国核事业奋战。

    而眼前的程华安,也做出了和顾振华相似的选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